慢性肾炎怎么查出来的
编辑:未知 时间:2019-12-03 10:26:20慢性肾炎是肾病的一种,它虽然发病缓慢但危害却不小,而且像很多慢性疾病一样较难。得了慢性肾炎一定要及早治疗,越早治疗的可能性就越大。在治疗过程中慢性肾炎患者也要多加注意一些事项,保证治疗顺利进行。那么,慢性肾炎是怎么检查出的呢?
慢性肾炎怎么检查出?
1、肾功能检查:如果患者肾脏出现炎症,肾小管的功能会下降,尿钠、尿钾排出的量会变多,代谢性酸中毒。尿少的时候钾会变高,晚期时肾小球功能会出现障碍、血尿素氮喝肌酐会变高,终导致尿毒症的发生。
2、尿培养:尿培养是指对正常尿液里的细菌进行培养。正常尿液应是无菌液体,但人体的泌尿生殖道外表有各种细菌存在,女性阴道内由于pH偏酸,一般没有致病菌存在,而寄生着许多乳酸杆菌等条件致病菌。随着pH的改变,正常菌群也会随之发生改变。所以做尿培养应无菌留取尿液(好在医生指导下,清洗和消毒外尿道),排除外界细菌干扰,准确地检测尿液是否存在细菌,是致病菌还是条件致病菌。
3、尿常规:尿蛋白通常都是微量或者是少量的,如果蛋白尿大于3.0/24小时,那么说明大家没有患上肾炎。尿沉渣会出现少量的红细胞和白细胞,如果发现有白细胞管型对诊断本病非常的有帮助,不过却不是肾炎的特征。